

第1页 / 共529页

第2页 / 共529页

第3页 / 共529页

第4页 / 共529页

第5页 / 共529页

第6页 / 共529页

第7页 / 共529页

第8页 / 共52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2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上篇易学史概说关于研究易学发展史,在概说中将确定易学的定义、目的、方法、范围、内容等。一、易学的定义易学是古人在观测天文、气象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和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易字在金文作“8”,从日从月。即言古人在白天观测太阳,晚上观测月亮,从日月上下互易位置中,发现的这一套规律,无以名之而名口“易”,至于易经,则为易学的经典。古人为什么要去观测天文、气象呢?是因当时中国人的祖先,已进人渔猎时代和浓耕杜会,为了保护人畜、庄稼不受恶劣气候的侵袭,才迫使他们去观测气象。古人在观测天文、气象中发现了哪些易学规律,具体说发现了八卦、河洛、太极三大规律,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客观依据。易学又是怎样被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的呢?近代很多学者都把易学誉为一部宇宙代数学,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代人它的公式中去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想指导下,就把它推广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了。综上所述,易学还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它有两套系统:一是符号系统,一是文字系统,因此易学又称为象数之学。二、学习易学史的目的和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就是研究易学史的目的。至于研究它的意义,有如下三点:(一)要从易学史的发展上认识它的前进性。(二)要从易学史的学习认识中国文化的伟大成就和悠久历史。(三)要通过易学史以了解中国易学的整个轮廓,以便进一步继承、发扬和提高。三、研究易学史的基本方法首先,重视对古天文学的研究。我国古代先民,在渔猎时代和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就发现气候对人类及其环境的巨大影响,进一步察觉气候的变化,又与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密切相关,为了掌握日月运行的规律,于是仰观俯察,因而便产生了古天象学。由此可见,古天文学涉及了易学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成为考证易学历史及其论述的基本观点。虽然史料可以作伪,但古代的天象是后人推论和假造不出来的。我国古天文学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派,最古的就是盖天派。盖天之说,汉晋以来测已沦亡,只能寻觅于古.3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