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四书格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清吴谦夫痘,胎毒也。伏于有形之始,因感而发,为生人所不能免。然其发也,或染时气,或感风寒,或因饮食,或由惊恐,以病引病,为患多端,更改莫测。且其间顺吉者少,险逆者多,有千方百计而不能冀其愈于万一者,此其所以为难也。古有种痘一法,起自江右,达于京畿。究其所源,云自宋真宗时,峨眉山有神人出,为丞相王且之子种痘而愈,遂传于世。其说虽以渺茫,然以理揆之,实有参赞化言之功,因时制宜之妙。盖正痘感于得病之后,而种痘则施于未病之先:正痘治于成病之时,而种痘则调于无病之日。自表传里,由里达表,既无诸证夹杂于其中,复有善方引导于其外,熏蒸渐染,胎毒尽出,又何虑乎为患多端,更改莫测,以致良工束手于无可如何之地耶!此诚去险履平,避危就安之良法也。然种痘一科,多口传心授,方书未载,恐后人视为虚诞之辞,相沿日久,无所考稽,使至理良法,竞置无用之地,神功湮没,岂不大可惜哉!今将种痘一法,细加研究,审度精详,纂辑成书,永垂千古,庶为种痘之津梁,咸登赤子于寿域也。种痘要旨尝考种痘之法,有谓取痘粒之浆而种之者:有谓服痘儿之衣而种之者:有谓以痘痂屑干吹入鼻中种之,谓之旱苗者:有谓以痘痂屑,湿纳入鼻孔种之,谓之水苗者。然即四者而较之,水苗为上,旱苗次之,痘衣多不应验,痘浆太涉残忍。故古法独用水苗,盖取其和平稳当也。近世始用旱苗,法虽快捷方式,微觉迅烈。若痘衣、痘浆之说,则断不可从。夫水苗之所以善者,以其势甚和平,不疾不徐,渐次而入,既种之后,小儿无受伤之处,胎毒有渐发之机,百发百中,捷于影响,尽善尽美,可法可传,为种痘之最优者。其次则旱苗虽烈,犹与水苗之法相近,儿体壮盛,犹或可施。至若痘痂之何以为顺?选苗之何以善藏?天时之何以得正?种期之何以为吉?调摄之何以合宜?禁忌之何以如法?形气之何以可种?与痘衣痘浆之弊,一一条分缕晰,细列于后。学人必细心体阅,则中有灼见,不致有他岐之惑,庶种法既善,而成功可必矣!选苗苗者,痘之痂也。种痘者,全资乎此,以为胎毒之引导,关系匪轻。选苗时,宜留神细察,不可轻忽,其中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惟在痘之顺与不顺别之。痘之不顺者,出不尖圆,色不红润,浆不充满,所落之痂,黑暗而薄。此天人合病,内外合邪所致,即幸而得愈,亦不过良工之善为调治,非天然之美,此等痘痂,断不可用。痘之顺者,始终无夹杂之证,出则尖圆,色则红润,浆则充满,所落之痂,苍蜡光泽,肥大浓实。此得天地阴阳之正气,极顺之苗也,收而用之,效如附应。但此痂甚少,所遇无多,或不能亲其事而假手他人,亦必令彼身亲目睹方可。否则宁置而不用,切勿滥用,种者审之。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