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82页

第2页 / 共482页

第3页 / 共482页

第4页 / 共482页

第5页 / 共482页

第6页 / 共482页

第7页 / 共482页

第8页 / 共48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7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前言邵雍字尧夫,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创始人和术数名家。祖先范人。其父邵古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市)。在共城时,邵雍师事李挺之,始习《易》学。年三十余游于河南,葬其亲于伊水之上,遂为河南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享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著有《皇极经世书》、《渔樵问答》和诗集《伊川击壤集》传世。邵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有大志。读书刻苦勤奋,无所不读,史载、其冬不近炉,夏不用扇、夜不就枕席者数年。及有所成、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郑宋之间,遍求至道。久之幡然而归日:“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始居洛,其庐蓬荜环堵,不蔽风雨。躬爨以养父母,居之裕如。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名公退居洛中,敬其德学人品,恒相从游,并为他购置了新的园宅。邵雍移居之,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却恬然自乐、名之日:“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邵雍身居都市,却能自甘淡泊,不乐世务,两辞征辟,俨然是“大隐隐朝市”的名士派头。邵雍德高望隆,乡里服其德,远近嘉其义。士大夫过往西京洛阳,不去公府者有之,但却没有人不去造访邵雍。邵雍的道德人品很受时人推重,程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先生德器粹然,望之可知其贤。然不事表暴,不设防畛。正而不凉,通而不污,清明坦夷、洞彻中外,接人无贵贱亲疏之间”。又说邵雍“与人言必依于孝弟忠信,乐道人善,而未尝及恶。一】古籍片w.fczha920.on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