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宗三昧

诊宗三昧-四书格
诊宗三昧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诊宗三味清张璐序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亦惟医之调和燮理。故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然相失政则残民。医误治则残命。相之与医。岂易言哉。盖天地之九州。人身为九窍。天地之九野。人身为九脏。又石为之骨。土为之肉。江河为血液。草木为毫发。道路为脉络。风为气。雨为汗。雷为声。凡此则人身无不合于天地者。天地有灾。莫不载闻道路。人身有疾。莫不见诸脉络。故治疾犹要于测脉也。予当治邑江城。署多奇疾。避识张路玉先生。其察脉辨证。辅虚祛实。应如鼓桴。因问之。人身脉络众多。取病何独决两腕。云。两寸为心肺之关隘。一身之所主。犹君相之都邑。天下之总会。故天下灾无不肇于都邑。一身病无不形于两腕也。人之六脉。犹廷之六部。天下刑赏与罚。莫不由此。然其昂藏磊落。风论卓绝。迥越常识。其能运天时于指掌。决生死于须臾。又非泛泛可及知。无经天纬地之才者。不可与言医也。以之为良相。又谁曰不可。后以脉学一书索序。曰诊宗三味。予虽不知医。观其论天地阴阳之常变。山川草木之脉理。灵机独发。无不贯通造化。予所云为良相。信然。时因取召赴都。碌碌未遑诺就。今于职务瘁劳。嗽疾复生。思良医不可得。因述数语。邮寄以志仰云。康熙己已即墨通家弟郭撰宗旨石顽老人跌坐绳床,有弟子进问医学宗旨,老人怃然叹曰:崇古圣人立一善政。后世辄增一害民之事。只今伪君子之风。良由文本。天生民之患。咎始神丹,吾尝纵观万类。无物不有成败之机。人禀造化之灵。不能超乎万类地水火风。常交战于一体。虽有志者。不无疾之危。一有小剧。即从事于医药。往往贪生失生。深可哀悯。速如愚下无知。罔悟前车已覆之鉴。缘是不得正命者。日以继睡。若夫未达不敢尝者。自古及今。能几人哉。当世之名于医者。有三种大病。一种藉世医之名。绝志圣学。株守家传。恣行削伐。罔顾本元。斯皆未闻大道之故。一种弃儒业医。徒务博览。不卒师传。专事温补。极诋苦寒。斯皆不达权变之故,一种欺世盗名,借O给之便佞,赖声气之交通。高车炫术,曲体趋时。日杀无辜。以充食客之肠。竭厥心力。以博妻孥之笑,斯皆地狱种子。沉沦业识之故,此三种病。非药可除。吾今伏医王力。运六通智。开个教外别传。普救天札底微妙法门。汝等若有疑团。向前执问。但须迅扫胸中积染。向白地上从新点出个指下工夫。若能顿然超悟。立正宗风。何虑不直接南阳先师一脉乎。医学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者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