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幼科-四书格
证治准绳幼科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646页

第2页 / 共646页

第3页 / 共646页

第4页 / 共64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证治准绳·幼科明王肯堂自序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吾独谓不然。夫幼小者,精神未受七情六欲之攻,脏腑未经八珍五味之渍,投之以药,易为见功,犹膏粱之变难穷,而蓼藿之腹易效也,何谓难乎。然古今辑是科书未有能善者,如《心鉴》之芜秽,《类萃》之粗略,《新书》则有古无今,《百问》则挂一漏万,皆行于世,未足为幼科准绳也,故吾辑为是编,而麻痘一门尤加详焉。平生聚麻痘书百数十家,率人所宝秘、千金不传者,然多猥陋,不足采择,益可以见世之无具眼矣。或曰,夫人之病,无论男女长幼,未有能越五脏者也,子于它科不分五脏,而独幼科分之何居?曰正以精神未受七情六欲之攻,脏腑未经八珍五味之渍,独有脏气虚实胜乘之病耳,粗工不能精究而臆指之曰,此为内伤,此为外感,此为痰,此为惊,此为热,妄投汤丸,以去病为功,使轻者重,重者死,亦有不重不死,幸而得愈者,然己伤其真元,天其天年矣,吾之独分五脏,以此也。大中丞沈太素公,从大梁寄余俸金百,以助刻费,而是书稿适成,遂鸠工刻之,又逾年,始竣,因序而识之,使后之人有考焉。时万历三十五年在丁未夏五十又三日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甫书卷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钱氏论五脏所主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前(《纲目》作咬)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纲目》外生内生下,皆有风字。)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更当别虚实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前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则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虚实,虚则补母,实则泻子。卷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五脏病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急。肾病无精光,畏明,体骨重。〔洁)热则从心,寒则从肾,嗽而气上从肺,风从肝,泻从脾。假令泻兼嗽又气上,乃脾肺病也,宜泻白、益黄散合而服之,脾苦湿,肺苦燥气上逆也。其症见泻,又兼面色黄、肠鸣呦呦者宜服理中汤,泻而呕者宜服茯苓半夏汤,如泻而渴、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