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易》附:《古三坟》、《连山易通考》《连山》清·马国瀚辑马国瀚序:《连山》一卷,残阙。案《周礼·春宫·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郑玄注:“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变也。”贾公彦疏:“此《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又曰:“夏以十三月为正,人统,人无为卦首之理,艮長渐正月,故以艮为首也。”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盖后汉时此书尚存,君山及见之,而传者甚少,故《汉·艺文志》、《隋·经藉志》皆不著录,《唐艺文志》有《连山》十卷,司马膺注。考《北史·刘炫传》:“时牛宏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求赏而去,后人有讼之,经敖免死,坐除名。”自炫有伪造之《连山》,而司马膺注本至唐始出,后儒献疑,有繇也。然皇甫谧《帝王世纪》、郦道元《水经注》、李淳风《乙已占》皆引《连山》,谧晋人,道元北魏人,皆在刘炫前,淳风所引“姐娥奔月枚筮有黄”,与张衡《灵宪》同,决为古之佚文,,其它以韵为爻,与《易林》颇似,纵非古经,要与《三坟》所载《山坟》为《连山》出于毛渐手序者迥不侔矣。梁元帝亦有《连山》三十卷,段成式谓每卦引《归藏》、《斗图》、《立成》、《委化》、《集林》及焦赣《易林》,今已亡佚,或者后人称述不能区别欤?兹辑诸书所引并众家论说为一卷,而朱元昇、薛贞二家说或见本书,或合先制,取以附正经之下,触长引伸,在好学深思者之善会焉尔历城马国翰竹吾甫。《连山》1、剥上七曰:数穷至剥而终吝。一一黄佐《六艺流别》引有曰字、吝字,罗泌《路史》引有而字。象曰:至剥而终,亦不知变也。一一黄佐《六艺流别》引有曰字及上句,罗泌《路史》引有亦字。2、复初七曰: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畛,操兮无垠。一一罗泌《路史》引无曰字,黄佐《六艺流别》引作“复上七曰:龙潜于渊,存神无畛”象曰:复以存神,可与致用也。一一《六艺流别》引无与字,《路史》引无上句,作“象可与致用也。”3、垢初八曰:龙化于蛇,或潜于窪,兹孽之牙。一一《路史》引作“初六”,无曰字:《六艺流别》引作“垢初八曰:潜蛇于窪兹孽之牙”。象曰:阴滋牙,不可与长也。一一《六艺流别》引无与字,《路史》引无“曰阴滋牙”四字,云:“象:不可与长也”。4、中孚初八:一人知女,尚可以去。一一黄佐《六艺流别》象曰:女来归,孚不中也。一一同上5、阳豫6、游徙一一罗苹《路史注》:“《春秋演孔图》:‘孔子成《春秋》,卜之,得阳豫之卦':《史记》:‘始皇得镐池君璧,言明年祖龙死。卜之,得游徙吉’,阳豫、游徙,《连山》卦也。”7、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一一郦道元《水经注》8、鲧封于崇。一一裴驷《史记集解》9、禹娶塗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启。一一皇甫谧《帝王世纪》,《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