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洞神部谱箓类-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宋-谢守灏

正统道藏洞神部谱箓类-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宋-谢守灏-四书格
正统道藏洞神部谱箓类-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宋-谢守灏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太上老君年譜要略經名:太上老君年譜要略。一卷。宋謝守廟撰。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譜錄類。参校本:《重刊道藏輯要》本。太上老君年譜要略永嘉謝守瀕编集隱山李政道校正老君在天皇時降世號通玄天師,一號玄中大法師。徐整《三五曆》云:藏起插提,元氣肇始,有神人號天皇。地皇時降為師,號有古先生。《春秋緯》作九頭紀。人皇時降為師,號盤古先生。《三五曆》云: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天地開關,盤古在其中。後乃有三皇,此三才之始也。伏羲時降于田野,號鬱華子。祝融時降于怛山,號廣壽子。神農時降于濟陰,號大成子。黄帝時降于崆峒,號廣成子。少吴時復降崆峒,號隨應子。顓帝時降于衡山,號赤精子。帝婴時降于江濱,號錄圖子。·唐瀚林承旨樂朋龜《青羊宫碑》云:伏羲氏之王天下也,老君以道弘濟,降逵為師,仰觀圆蓝之文,俯察方奥之理,教之以盘八卦,指之以分三才,助之以造書契之文,製之以代結繩之政。洎乎神農氏之王天下也,老君救時屈己,下降為師,付之以五運,分之以四時,助之以正萬機,明之以辨百毅,變飲血茹毛之化,移黄標土鼓之音,毁穴焚巢,上楝下宇。洎乎軒轅氏之王天下也,老君隱身於崆峒之中,放心於杳冥之外,帝乃親降筆轄,禮展師资,既福衣以趨隅,遂屈膝而問道,受丹經於王屋,登蒼冥於鼎湖。洎乎少吴氏之王天下也,老君說莊散之典,教之以順時迎氣,昭配神明,羽族呈休,命之以烏宫為理,分布九鹰,以統百司,景合璧以表靈,鳳衔圖而示肌,悉由至道,彰此帝模。逮至顓帝之王天下也,老君教之以解紛塞兌、治國安民,蕩條九黎,陸明八凯,追呼六甲,役御百靈,訓之以微言之經,教之以大順之道。及乎高辛氏之王天下也,老君敷道布化,濟世為師,談黄庭之妙言,隱日遁月,稱錄圖之嘉號,返邑移城,制九州之名,作六英之樂。帝堯時降于姑射山,號務成子。帝舜時降于河陽,號尹壽子。夏禹時降于商山,號真行子。殷湯時降于潛山,號錫則子。以上事迸互見於《帝系譜》、《帝王世紀》、《洞神大有經》、《玉曆經》、《出塞記》、《尹氏玄中記》、崔玄山《地理志》、譙周《古史考》、《神仙傳記》、《郡國圆經》。老君雖分身應化,隨世立教,事竞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殷朝第十八王陽甲庚申之藏,自太清仙境分光化氣,乘日精,駕九龍,化為五色流珠,託胎於玄妙玉女天水尹氏。己而孕歷八十一年,當殷二十二王武丁庚辰藏二月十五日,降誕於毫之苦縣瀨鄉曲仁里,即今太清宫也。殷以建丑為藏首,殷之二月十五日,即今之上元節也。《青羊官碑》云:殷高宗御極之世,周文王演易之初,神光流入於瓊胎,瑞彩結成於金骨。不坼不班,誕彌於八十餘龄。降瑞降祥,過期者二萬餘畫。至甲寅藏,歷三十五年。一日忽乘白鹿、履庭格而昇天矣。今昇天檜太清官猎存,歐陽文忠公詩云:青牛西出關,老子始著五千言。白鹿去昇天,爾來忽記三千年。當時遺蹟至今在,隱起苍檜猫依然。帝紂丁卯,老君降于岐山之喝,號燮邑子。時周文王為西伯,召為守藏史。武王克殷,遷為柱下史。隋内史薛道衡《祠庭頌》云:爱自伏羲至於周世,綿歷藏代,易號變名。在文王、武王之時,居藏室、柱史之職。市朝屢易,貌不改焉。成王時號經成子。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