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学家谈星座

占星学家谈星座-四书格
占星学家谈星座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61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274页

第2页 / 共274页

第3页 / 共274页

第4页 / 共274页

第5页 / 共274页

第6页 / 共27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68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序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推展现代占星学,所应该努力的目标,除了促使中国的命理研究走向于更高阶层的应用,以适应于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趋向之外,也应该致力于把中国的命理研究从传统的具有宗教、迷信色彩当中抽离出来,赋予科学性的研究意涵。而这种非常具有时代性意义的工作,其所必然要面对的首要课题,至少有以下二项:第一,是要对传统术数进行批判继承的工作,勇于脱掉传统术数扑溯迷离的外衣,重新进行检验和考证的工作,扫除中国传统术数当中伪造、篡改和托古等弊端,并针对不合时宜的部份进行淘汰的工作。第二,是要引进国外的命理研究成果,介绍世界性的命理研究发展现况,使中国的命理研究不致于成为“闭门造车”和“井底之蛙”的情况。在这两方面的相结合之下,才能使得中国的命理研究走出自己的一条新道路。而在发展方向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下列三顶:首先,真正而确实地解读占星论命。“占星学”这个名称,是自古一直沿用下来的,是与天文星象相结合的意思。在古时候,也确实是天文学与占星学合而为一。但是现在新一代的占星学家,却反而喜欢以“宇宙生物学”来称呼,它代表着人体在宇宙活动空间中,感受于宇宙能量的影响而所导致的人体磁场的转变,也因此而构成了命运。以“宇宙生物学”来称呼占星学,是赋予命理具有人类潜能开发的积极意义,改变传统命理上宿命论之下的悲观消极色彩。这套“宇宙生物学”的命理体系,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品,是整体人类探索于生命奥秘的途径之一,有必要以新的时代意义来对占星论命进行解读。其次,走出一条中国命理研究的新道路。在中国传统的命理学当中,原本就存在若属于星象系统的命理学,所谓的“七政四余”即是属于世界占星学的一环,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