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韵楼医案

花韵楼医案-四书格
花韵楼医案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花韵楼医案顾德华序何谓乎医案也。断病与处方而己。盖医案汗牛充栋。大都统治男妇杂症为居多。而专治妇科则甚少。吾吴顾云女士。妇科名医也。道咸间吴下士大夫皆争延诊而钦仰之。曾着有花韵楼医案一卷。惜乎未刊行世。知医者偶一道及。有欲求不得之憾。余向藏有顾女士医案钞本。其论治透彻。立方平善。洵是经验之作。方之现今女医中实罕有与匹。余屡欲携刊以供海内诸君子之研究。然深惭力棉。未能如志公诸同好。意诚快快也。爰是函商绍与医药学报社裘君吉生。谋付制劂以广流传。幸承允可。自兹以往。风行寰宇。则顾女士济世利人之婆心。既可不致湮没。裘君之赞扬功宏。亦并垂不朽云。民国纪元十年辛酉季冬吴县张元瑞玉田氏序于吴趋青选书屋。正文汪(医案)小产之后。血崩月余。音低气怯。寐少咽干。面目浮肿。干呛阵作。良由血去过多。一派虚象集矣。古人以血崩为之崩中。中者。即脾胃也。前方纯用滋纳固涩。久服不效。何以尚不悟其理耶。盖肝主藏血。脾主摄血。脾失统血之司。血从内渗不己。由于滋之涩之。凝滞络中。所以时或淋漓若净。忽又瘀块如掌大者络绎而下。自觉心神无根据。肢冷泄汗。经云。阴阳互根。如环无端。阴从下渗。阳从上冒。其中枢纽。能无虑其不续耶。急进归脾法以为砥柱中流之计。大有党参(三钱)九制于术(一钱)新会皮(七分)丹皮炭(一钱五分)大有黄(二钱)大熟地炭(五钱)地榆炭(三钱)元眼肉(三钱)归身(一钱)白芍(一钱五分)枣仁(三钱)用藕肉(二两)湘莲肉(五钱)煎汤代水汪(又诊)前进血脱益气法。兼清营分。虚火崩决之阵顿止。胸脘乃觉舒和。略思纳谷。可知从前谬执黄闭气之误。然肝肾空乏。八脉交虚。最虑腹膨漏带。干呛寒热。此四者崩后极易见之。不可不为预防。人参须(一钱五分)大有(一钱五分)陈阿胶(二钱)地榆皮(三钱)西党参(三钱)制于术(一钱五分)炒丹皮(一钱五分)枣仁(三钱)白芍(一钱五分)云苓(三钱)元眼肉(三钱)湘莲肉(四钱)汪(又诊)崩止三日。神脉皆振。头晕轰热。时仍有之。必得营阴恢复。风阳游行之象。方可全熄耳。人参(一钱)制冬术(一钱五分)陈阿胶(二钱)牡蛎(五钱)枣仁(三钱)黄(二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