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福倞、张月明著——大六壬精解_上下卷

曹福倞、张月明著——大六壬精解_上下卷-四书格
曹福倞、张月明著——大六壬精解_上下卷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61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753页

第2页 / 共753页

第3页 / 共753页

第4页 / 共753页

第5页 / 共753页

第6页 / 共753页

第7页 / 共753页

第8页 / 共75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4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前·言《大六壬精解》+愿在壁花传统文化的形势下,根摇加遥古籍整理的指神,为适应专业工作者研究的需要而编著浅的一部书。在中国术数学中,有发韧于《周易》的“三式”,其中居首者即为下六壬,被术数学家誉为三式之最。从《吴越春秋》、《越绝书》和《史记·龟策列传》中多处有关的记载来看,六壬术的出现时间虽晚于《周易》的戍书.但不会晚于春秋后期。国内至今已出土六壬械盘多件◆根据考古研究,知多为汉代之物,这说明了六壬在汉代已'较盛行。六壬一类的书籍,在隋志、唐志中已颜有记录,至郑樵《通志》所载六壬书且共八十二部,计一百九十一卷,明焦兹的《国史经箱志》所列多至八十三京。清代编修《古今图书集成》,于大壬主要收《大六壬类聚》,编修《四库全书》,于六壬唯取《六壬大全》,但官书之外,清代新的六壬著述仍有很多。迄于民国,大六壬的研究与著远相续不绝。历史上精于六壬者,或在壬学上有重要著述与研究成果者,不仅有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活动家,还有著名的半者和自然科学家。如《通志》所列,唐代著名的天文学京僧一行便操有《六壬明鉴连珠歌》和《六壬链径》。又如宋代自然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王肯堂的《郁冈斋笔尘》、明代茅之仪的《武备志》,均有六壬内容的研究与阐述。这说明,六壬在历史上是源远流长而又影响广泛的一门学术。《周易》的文化价值,近些年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已取得人们的共识。由于《周易》中包含着以阴阳的对立统一为核心的丰◆1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