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四书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金刘完素卷上伤风伤风之证:头疼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痛。肌热、干呕、鼻塞、手足温、自汗出、恶风,其脉阳浮而缓、阴浮而弱,此风邪在表。以上伤风之证,皆宜桂枝汤(第二)以解肌。伤风汗出、怕风,而加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第三):伤风反无汗者,虽己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而无里证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服之。不若通用双解散(五十四),免致有桂枝、麻黄之误。伤风自汗,白虎汤(二十二),太阳病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卷上伤寒伤寒之证:头项病疼、腰脊强、身体拘急、恶寒不烦躁、无自汗,或致头面目疼、肌热鼻干,或胸满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脉浮数而紧者,邪在表。以上伤寒之证,皆宜麻黄汤(第一)以发其汗。伤寒冒风,头目痛,四肢拘倦,比金散(四十九)。不若通用天水散(五十二)或双解散(五十四)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而益加害也。白虎合凉膈散(二十三)乃调理伤寒之上药,伤风甚妙。卷上中暑中暑之证:身热头痛、背寒面垢、自汗烦躁、大渴口干、倦怠而身不痛,或时恶寒,或畏日,气脉虚而弱,无问表里,通宜白虎。夏月感冒发热烦渴,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黄连香需饮(五十五)或双解散(五十四):或里热甚、腹满,而脉沉可下者,大承气汤(十)下之,或三一承气汤(十三)尤妙:半表半里者,小柴胡(九)合凉膈、天水散。卷上中湿中湿之证:一身尽疼,重者发黄、关节烦疼、发热、鼻塞,时或腹满胀大、便利,脉沉而缓。以上中湿之证,先用双解散(五十四)微微汗之,次用五苓散(二十四)或淡渗散(二十五)、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曾用甘露饮不愈,却用黄连解毒(二十一)则愈。问:何也?曰:若剂生土之甘,此属土,故以火剂燥土,其病则愈。卷上风寒俱中风寒俱中之证:头痛项强、肢体疼、手足温,为中风:反无汗、恶寒、脉浮紧,为伤寒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