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63页

第2页 / 共263页

第3页 / 共263页

第4页 / 共263页

第5页 / 共263页

第6页 / 共263页

第7页 / 共263页

第8页 / 共26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5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foreword前言人类自从对万物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对梦的奥秘大惑不解。自远古以来,梦就一直是人们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古代对梦的真实性有过激烈的讨论。晋代的哲学家傅玄曾说过:“梦攀日月,觉而不上天庭;梦入九泉,寤而不及地下。”南北朝时期范缜讲得很生动:庄子说他梦见自已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恬然自得。那是真的变成蝴蝶了吗?宋代李觏也说得挺有趣:人在梦中或成了仙,或当了官,有宫室舆马,有女子跳舞助兴,可是醒来在身上一摸,连一根头发也没有得到。明代文学家庄元臣亦指出:人之梦一旦醒寤,梦中所见的“山河大地、楼台人物,顿然一空”。因此他说:“觉境实而梦境虚。”王僧需《述梦》诗曰:“及寤尽空无,方知皆虚诡。”这些文人骚客对美妙绝伦的梦境均认为是昙花一现,虚无飘渺,对梦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他们不懂得联系的观点,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就是说梦境与现实世界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庄子的蝴蝶梦,实际上是追求像蝴蝶那样自由。所以既云“栩栩然如蝴鲽也”,又说“自喻适志与”。郭象古籍片%wt.fczh」920.0r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