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文化。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等;还有一种是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的“干支”文化。我国古代不管什么算法,什么推导方式往往都离不开这四大文化系统的规律。这四大文化系统,你只要从理论上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性,你怎么运用都可以。无非就是这些文化方法之间进行一些不同的搭配而已。总之,我国古代就是以上“阴阳”文化,“五行”文化,“干支”文化,“易学”文化这四大系统文化为主导文化。“易学”文化,为什么称做“易学”而不用“周易”这个词来代表这种文化呢?“周易”这个词代表的范畴太窄。易学界是不能讲“专家”的。一到易学“专家”水平,往往可能就没什么用了。易学不讲“专”,讲“博”。一“专”了,就走向死胡同没什么用了。因为“易经”讲的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此类万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这说明了,易学要求我们每位学习和研究者,要尽量多的了解掌握“天人地”之间一切事物的规律,尽量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之道鲜矣。”这就说明“圣人”与老百姓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即“圣人”具备用“易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而老百姓一天到晚在盲目地使用易经的道理在实践,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这是易经的道理。“圣人”和老百姓差就差在这里一是否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上这四大传统文化系统,都是系统完整有充分的理论及根据的。所以,了解周围的这四大文化系统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都掌握了。“阴阳文化”。“阴阳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太极理论及其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太极文化”;也包括“易学”中的阴阳爻(“一阴一阳之谓道”),上下卦、内外卦、交错卦、反对象…;还有中医学中的“阴阳”等。弄清楚这些规律的意义,这是中华文化最基础的内容。易经理论中有一种“不易”的思想。“不易”思想指的是世间有一种根本不变的道理。但是,哪个是根本不能变的道理呢“一阴一阳之谓道”,2古籍库www.fozhu920.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