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邵子先天易发脉,风开一代。中渗诸说,理事不囿其一,但于“太极”一辞曰“太极何物也?无为之本。”以此阐述,明言“形上”之道,而未见道用象数落实之论。至近世西学东渐,现象物理之学汇流,不乏有科学知解并入,以致今人论易频有学理等混淆之事,无以旨归。以霍先生之见“今人论《易》也有言‘无极生太极'云云,实属概念不明。‘无极’一辞乃从道家出,非《易》所有,所误皆由“图”出。“太极图”中阴阳两仪,无非两气假形,表有无相对之意。又征“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之理趣,无色无味,浑然一元未可形者,老子所谓‘有无相生’即此,故‘太极’即‘一’,‘一’即一切之‘全体论’也,焉能另有‘无极’之理”。曾撰文曰:“历来贤达于‘太极’之阐述发挥多与“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贡献,诚可肯定,然于《系辞》经反复推敲,颇当从象数中落实。”故在《太极实为大衍筮法的全过程》明确指出“…《系辞》中‘太极’之义,则明示成卦、排列、判断等诸问题。‘太极'即大极之意,与‘大衍’之‘大’同,‘极’者尽也,用大衍之数五十有五极其数(数极于十,十进位制之自然数制,古今中外通)以定天下之象,所谓‘极数知来’之本义。故《易》言‘太极’即‘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之总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能事毕也”。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太极”乃至“无极”之根本仍无定论。所谓“无极生太极”,诚非《易》之所有,但就其本义,当与《老子》“道生一”一贯而来,即此以为“太极”为“一”无疑;以霍先生之见,“太极”即是“全体”论,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然《易》中“是生两仪”之辞,究非“形上”之体,故不离阴阳两气;即便能阴能阳者非阴阳所为,仍于“能”“所”之间,因此依然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今亦不乏从“图”阴阳鱼而误以为“太极”为“二”者,所以言“无极生太极”实为理上不明所至。因此有“八卦而小成在‘十有八变’后写出,大衍筮法一爻三变,六爻十八变而成一六爻卦体,故‘小成’与‘大衍’相对。‘太极’为大象,即‘一有全有’”之发古籍库www.fozhu920.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