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87页

第2页 / 共287页

第3页 / 共287页

第4页 / 共287页

第5页 / 共287页

第6页 / 共287页

第7页 / 共287页

第8页 / 共28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79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2医易汽通静点,而得出天动地静的概念。为了术语上的统一,以圆为动,以方为静,而提出天圆地方的天文观。又观察到天地中间还有雷电风云雨露等变化,还有湖泊、高山、水火等存在,所以继乾为天、坤为地之后,而有雷风相搏,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之论。古人还从观察中发现太阳的运行关系到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的生长收藏,于是得出四时气化的概念。由于太阳从左东升,向右西落,于是得出左右、上下、四正等概念。太阳在每年11月冬至节出没得最高,5月夏至节出没得最矮,把最高和最低四点联结起来称为四隅。由于太阳晴朗时可见,晦暗时不见,而得出显隐的概念。由于太阳到天顶的轨迹有升有降,而得出高卑、上下的概念。由于太阳轨迹移动到一定地点又折回来,而得出往复、远近等概念。由于太阳轨迹成360度圆,周而复始,于是得出循环的概念。太阳见于白天有光有热,月亮见于夜间有光无热,而得出昼夜、寒热等概念。日体常圆,月有盈缺,而得出虚实、盈亏、阴阳等概念。并从天地万物是有形的,气化活动是无形的,而无形的气化活动总是以有形的物体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得出“气附于形”,人们必须“因形察气”的方法,中医的诊断学、药理学就是本此而建立的。医学家和易学家还建立了不少的观测标准,以观测天体和人身。如以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以观测天人之间的阴阳变化;以五星正变,四时气候转移,而审五行之象;以五纪盈虚而审五运之岁;以六气代谢,而审季节时令;以八方衰旺而审八卦之位;以八门开合而审八风之气;以甲子纪年而审岁运等等。古籍库www.fozhu920.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