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_道教气功百问

陈兵_道教气功百问-四书格
陈兵_道教气功百问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1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225页

第2页 / 共225页

第3页 / 共225页

第4页 / 共22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第6页 / 共225页

第7页 / 共225页

第8页 / 共22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1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表达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融汇贯通。既使宗教研究者可资借鉴,也使对宗教感兴趣的各界学人开卷有益。由于涉猎范围广,著述品种多,出版时间紧迫,审读人手短缺,尽管参加著译的大多是宗教学的博士、硕士或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但挂一蒲万、美中不足之处总会有的,尚析望各界方家赐教,以便在再版时校正。为了保证丛书的学术质量和政策水平,我们特邀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及政策法规司、新闻出版署政策法规司、今日中国出版社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领导同志抱任丛书第委会顾问,以求在宗教攻策和出版政策诸方面随时得到指导。为了提高排版质量,本丛书基本采用激光照排,由于这花中国还是新技术,也带来一些诸如缺字、跳空的新问题。尤其要说明的是,丛书所收作品的观点不一定都与主编者一致,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对中国文化建设能尽一家之贲,这里便误供了一鸣之地.我们主张“文贲自负”,以宽容的襟怀迸行学术切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宗教包含了入类社会得以维系的几乎全部因素。如果从哲学或神学,正统信仰或民间信仰的某一单纯有度去理解宗教或判断宗教的兴衰,都难免会作出片面的结论。只有进行全方位的劳察(从攻治学、经济学、哲学、神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学、美学、民俗学、艺术及人体科学等不同角度)、立体的闸述(兼顾统治阶层倍仰、知识阶层倍仰和民间下层信仰的差别与联系)以及系统的论证(综合不词学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倍仰层次、不同文化体系、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变迁与延续,分析宗教的出发点和客观社会效果),才能揭示宗教的真实面貌和实际作用,揭示宗教在人类历史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宗教文化丛书》正是要在广义文化的前2古籍库www.fozhu920.com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