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先说三关:尾闾关在背后夹脊下,脊骨尽定头处,其关通内肾之窍,直上至背后对内肾处,谓之夹脊双关。又上至脑后,谓之王枕关。三关通起一条髓路,号日潜溪,又日黄河,乃阳气上升之路再论三田:泥丸谓之上舟田,其穴在两眉正中入内三寸之地②,方圆一寸二分,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心不三寸六分,名日士釜,黄庭官也,乃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虚问一穴,乃藏气之所,炼丹之鼎。直下与脐门相对过处,约有三寸六分,故日“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③。脐之后。肾之前,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又曰下丹田④。方圆一寸二分,亦是虚间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此处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窍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强名曰玄关,真一之气产生之时,玄关自开。注②此处指明上丹田在两眉正中入内三寸,即脑中也。不在头顶,亦不在后眉心,有谓囱会穴为上丹田者非矣,又谓两眉正中(或两眼正中)为上丹田者亦非矣。③八万四千里之说,不合于今之天文学。寸数分数,亦不可拘执,因人有长短肥瘦之不同,未可一概而论。(此条系陈撄宁批注)④下丹田,又直称丹田。此处指明脐肾之间为气海,其下一寸三分方为丹田所在。不是脐内,亦不是脐下,有云下丹田在脐内一寸三分者误矣,又云下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者亦误矣。三论奇经八脉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间,阴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矫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⑤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跻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矫一脉,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官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键,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注⑤常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致人脉闭而不开,止行十二经络。惟修士以非常之手段,积累阳气,点化阴质,冲开大脉,则全身气通无阻,体返纯阳。各种修炼2古籍库www.fozhu920.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