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陵-命理解析

李洪陵-命理解析-四书格
李洪陵-命理解析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1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123页

第2页 / 共12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第4页 / 共123页

第5页 / 共123页

第6页 / 共123页

第7页 / 共123页

第8页 / 共12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1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自序世间是否有一种难为人力所能支配的生存力量一一命运?对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上千年,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因社会客观原因,命运还受到部分人的断然否定,然而,面对难以解释的客现现实,大多数人最终又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存在。纵观中国历史,下自黎民百姓,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学仕,多数都是相信命运的。历经垫折之人,对命运的存在更是深信不疑。背孔子周游列国,空怀抱负,晚年习易而知天命,曾感叹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凡俗夫子乎。而当代一位伟人,时柱带伤官标志,50年代初期行伤官运,难免伤子之痛,70年代岁运并临,重病之中走完生命历程。这与命理学所讲“男命伤官旺主克子”、“岁运并临(干支为忌神)定死人”之论甚为吻合。由是而言,人委实难以摆脱命运之定数。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曾投身于命运规律的探索中,也因此给后人留下许多灿烂的文化遭产。传统的命理学说,就是在《周易》的启迪下,上自唐代以来所衍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滴天髓》、《渊海子平》等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命理学在漫长的历史上,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自身,对促进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探索命理,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这份进产。命运间题,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今仍是众说1-估籍库www.fozhu920.com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