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目光。有人说,语言本身所传递的信总只占15%左右,而语调、语速、语气、表情、形体所表达的信息占了80%以上。比如:回避目光交流、身体向后靠等形体动作就很难形成一个有效心理氛围。良好的职业形象代表了我们的自信,“自信”是每一个医务人员在患者面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气质。表情的变化是信息交流的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试想,一个漫不经心、冷漠、僵硬的面孔给患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那个人愿意把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交给这样一个医生。如果我是患者,肯定会给他一个耳光,转身而去。第三,组织有效的心理氛围还要注意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比如陌生环境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从众心理(利用患者的有利影响,防止不合作患者的负面影响),专家的力量,热情的语气与强硬的语气给患者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等等。第四,组织有效的心理氛围一定要注意其时效性。医生在给病人解释病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过于罗嗦。语言精炼、准确是必要的,如果医生的语言过长,对患者心理影响的力度也会逐渐减弱。在听讲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展开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如:他说的这些话是否有夸大、不实的地方?我是否先到其他医院比较一下再说:等等。第五,患者对医疗费用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初诊患者对价格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反之,随着疗程的延长,其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加强而经济承受能力将逐渐下降。对于一些缺乏就诊经历、健康消费意识较弱的患者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大处方量,防止在初诊时把病人吓跑。组织有效心理氛围,关键在于医生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活动信息的相互开放的,你在了解对方心理信息的同时,对方也可能会了解你的心理信息。患者往往会以一些假象来影响你的心理活动,比如经济特别困难、家庭不幸、虚报病情等等。医生要学会倾听,倾听是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技巧。不会倾听的人,你将永远无法感受对方是否己经感受到你的感受。所以,医生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伟大的倾听者:如果你没有听清别人使用的语言,你就无法感受到他的灵魂: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他的灵魂,那么你永远不知道你在和谁交谈(-一罗伯特清崎)。3、经济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病人能否接受治疗或疗程治疗的关键因素,但不能简单地、孤立地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去考虑,因为经济状况的直接影响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对病人经济状况的了解和定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过去,我们常常依照视觉定位,看一个人的着装,但现在看,这样的认识有些简单,病人的身份、职业和工作所限等,更加反映出病人的实际经济状况。除此之外,病人对治疗方案和医疗费用的态度,病人初治时的态度,也能反映出病人的实际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对接受治疗或全疗程治疗也有它的特殊性,经济状况很好的病人相对而言也是较高的人群,也有其对费用敏感的特殊性,所以在治疗上切忌唯经济论。对病人的定位,要注意它的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病人,按照你的方案实施治疗。如何防止病员的治疗中断病员能否接受全疗程的完整治疗,是受对病人的准确定位、心理分析、病情、诊治、疗效及经济状况的影响。医生对病员能否完成疗程治疗,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痊愈所以,保证病中的疗程治疗是本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之根本。那么,如何保证病员治疗,防止病员的治疗中新,是我们医生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通过医疗实践结合实际工作,有2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