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徳经新解

道徳经新解-四书格
道徳经新解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1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305页

第2页 / 共305页

第3页 / 共305页

第4页 / 共305页

第5页 / 共305页

第6页 / 共305页

第7页 / 共305页

第8页 / 共30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9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