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诗训-宋-吕本中

童蒙诗训-宋-吕本中-四书格
童蒙诗训-宋-吕本中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童蒙诗训》宋吕本中读《古诗十九首》及曹子建诗,如“明月入我牖,流光正徘徊”之类,诗皆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下笔不同。(《丛话》前一、《仕学规范》三十九、《竹庄》二、《玉屑》十三、《鉴衡》一)〔李太白诗)如“晓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一万里,吹度玉门关”,及“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鹊鸣”之类,皆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然)不褊浅〔矣。)(《丛话》前五、《诗林》一、《仕学规范》三十九、《竹庄》五、《鉴衡》一)谢无逸语汪信民云:“老杜有自然不做底语到极至处者,有雕琢语到极至处者:如‘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此自然不做底语到极至处者也:如‘金钟大铺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此雕琢语到极至处者也。”(《丛话》前六)老杜句法也。东坡“秋水今几竿”之类,自是东坡句法。鲁直“夏扇日在摇,行乐亦云聊”,此鲁直句法也。学者若能遍考前作,自然度越流辈。(《丛话》前八、《玉屑》三、《总龟》后二十)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文字频改,工夫自出。近世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鲁直长年多改定前作,此可见大略,如《宗室挽诗》云:“天网恢中夏,宾筵禁列侯”,后乃改云:“属举左宫律,不通宗室侯”,此工夫自不同矣。(《总龟》前八、《竹庄》一、《丛话》前八)陆士衡《文赋》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老杜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老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丛话》前九、《仕学规范》三十五、《竹庄》一、《诗学指南》本《名贤诗旨》、《玉屑》六、《草堂诗话》一)“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不说作赋而说雕虫,不说寄书而说烹鲤,不说疾病而云沉绵:“颂椒添讽味,禁火卜欢娱”,不说节岁但云颂椒,不说寒食但云禁火,亦文章之妙也。(《丛话》前十二)潘邠老言:“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翻字、失字是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浮字、落字是响字也。所谓响者,致力处也。”予窃以为字字当活,活则字字自响。(《丛话》前十三、《仕学规莞》三十九、《竹庄》一、《玉屑》六、《总龟》后二十四、《鉴衡》一)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苏州诗。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丛话》前十五、《玉屑》十五)浩然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但详看此等语,自然高远。〔如此诗亦可以为高远者也。)(《丛话》前十五、《玉屑》十五、《竹庄》十四、《诗林》二)徐师川问山谷云:“人言退之、东野联句,大胜东野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润色。”山谷云:“退之安能润色东野,若东野润色退之,即有此理也。”(《丛话》前十八)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