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参赞延寿书-元-李鹏飞

三元参赞延寿书-元-李鹏飞-四书格
三元参赞延寿书-元-李鹏飞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三元参赞延寿书(元李鹏飞)《四库总目提要》:所言皆摄生之事,凡节嗜欲,慎饮食,神仙导引之法,俚俗阴阳之忌,因果报应之说,无不悉载。其说颇为丛杂,要其指归,则道家流也。前有自序,亦称得之飞来峰下道士云。序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於生乐,故半百而衰也。”又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知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健,老者复壮,寿命与天地无穷”。此仆养生延寿之书所由作欤。所谓养生者,既非炉鼎之诀,使惮於金石之费者不能为:又非吐纳之术,使牵於事物之变者不暇为。郭橐驰有云:“驰非能使人寿且孳也,以能顺人之天,而致其性焉耳”。仆此书,不过顺乎人之天,皆日用而不可缺者,故他书可有也,可无也。此书则可有,也必不可无也。仆生甫二周,而生母迁于淮北,壮失所在,哀号奔走淮东西者,凡三年。天悯其衷,见母於蕲之罗田。自是岁於涉淮。一日道出庞居士旧址,遇一道人,绿发童颜,问姓,曰:“宫也,”问所之,曰:“采药。”与语移日,清越可喜,同宿焉。道人夜坐达旦,问其齿,九十余矣。诘其所以寿?曰:“子闻三元之说乎”?时匆例不暇叩。后十年戊辰,试太学至礼部,少憩飞来峰下,忽复遇其人,貌不减旧。始异之,携手同饮。因诘向语,道人曰:“此常理耳。”余稽手请之,曰:“人之寿天元六十,地元六十,人元六十,共一百八十岁。不知戒慎,则日加损焉精神不固,则天元之寿减矣:谋为过当,则地元之寿减矣:饮食不节,则人元之寿减矣。当宝啬而不知所爱,当禁忌而不知所避,神日以耗,病日以来,而寿日以促矣。其说皆具见於黄帝、岐伯、《素问》、老聃、庄周及名医书中。其与孔孟无异,子归以吾说求之,无他术也。复为余细析其说,且遗以二图,余再拜谢。蚤夜以思之,前之所为,其可悔者多矣。於是以其说,搜诸书集而成编,以自警焉。仆年七十,父年且九十一矣,蒙恩免役,侍奉他无以仰报。明时愿锓诸梓与众,共之庶读者详焉。不敢以父母遗体行,殆安乐寿考,以泳太平,似于天朝好生之德,不为无补云。至元辛卯菊月吉日,九华澄心老人李鹏飞卷之首:人说天地之间人为贵,然囿於形而莫知其所以贵也。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目象日月,毛发肉骨象山林土石,呼为风,呵为露,喜而景星庆云,怒而震霆迅雷,血液流润,而江河淮海。至於四肢之四时,五脏之五行,六腑之六律,若是者,吾身天地同流也。岂不贵乎?按:藏教父母及子相感,业神入胎,地水火风,众缘和合,渐得长生。一七日如藕根: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鞋袜:四七日如温石:五七日有风触胎,名摄提,头及两臂胫,五种相现:六七日有风,名旋转,两手足四相现:七七及八七日,手足十指二十四相现:九七日眼、耳、鼻、口及下二穴、大小便处九种相现:十七日有风,名普门吹,令坚实及生五脏:十一七日上下气通:十二七日大小肠生:十三七日渐知饥渴,饮食滋味,皆从脐入:十四七日身前身后,左右二边各生五十条脉:十五七日又生二十条脉,一身之中共有八百吸气之脉,至是皆具:十六七日有风,名甘露,安置两眼,通诸出入总气:十七七日有风,名毛拂,能令眼、耳、鼻、口、咽喉、胸臆一切合入之处,皆得通滑:十八七日有风,名无垢,能令六根清净:十九七日眼耳鼻舌四根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