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異同字經名:道經異同字。唐無名氏著。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道經異同字第一至第二故有無相生:有無相生。萬物作而不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萬物作而不為始而恃。夫唯不居:夫唯不處。第三不尚贤:不上贤。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使夫知者不敢不為也。第四或似不盈:又不盈。解其紛:解其忿。湛兮似或存:湛似常存。第五多言数第:多聞数第。守中:守忠。第六是謂天地根:天地根。第七天長地久:天地長久。能長且久:能長久。故能長生:故能長久。第八至第九長保:長寶。功成名遂:名成功遂。第十句下各有乎字:此本並無乎字。天門在明白上:此本明白在天門上。第十一至第十三為吾有身:為我有身。第十四搏之:博之。繩繩:蝇蝇。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無物之像。第十五若客:若容。將釋:將汋。敦兮其若樸:混若樸。曠兮其若谷:曠若谷。渾兮其若濁:沌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故能弊不新成:能弊復成第十六芸芸:云云。公乃王,思乃天:公能生,生能天。第十七猫其赏言:其猶貴言第十八至第二十荒兮其未央哉:葬其未央。太牢:大牢。我獨怕兮其未兆:我魄未兆。乘乘兮若無所歸:魁無所歸。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我愚人之心純純。忽若晦寂兮似無所止:忽若晦寂無所止。我獨異於人:我欲異於人。求食於母:而貴食母。第二十一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唯悦唯惚,怳惚中有物,怳惚有像,窈冥中有精,其中有信。第二十二枉則直:枉則正。多則惑:多則或。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是故彰,不自見故明。豈虚語哉:豈虚語第二十三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從事而道者,道得之:同於德者,德得之:同於失者,道失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