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宋-白玉蟾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宋-白玉蟾-四书格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宋-白玉蟾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正誤,元終南山道士王元暉註。據徒記稱,書成於皇慶元年(1312)。書前有序記及圖象數篇(原誤题《清靜經註》)。正文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清靜經註〔序】大道渭源老氏聖紀《神霄經》云:妙無天帝出生三炁三寶天君,玄炁天寶君,元炁靈寶君,始炁神寶君,即三清也。玉帝為祖,在太空之元。又云:元始下化為玉宸大混,居紫玉寶闕,號北極大帝。北極是元始第五化身。赤明開圆之初,為上清神公:開皇之後,為北陰大帝。平定功成,居中天紫微之庭,望之不動,謂之辰極。或化在星,為天皇大帝:在教,曰太上老君:在天,為諸天之主:降世為百王之師。《混元圖》云:初三皇時化身,號萬法天師。一云通玄天師,又云玄中大法師。中三皇時化身,號盤古先生,亦曰有古大先生。後天皇伏羲時化身,號鬱華子。或曰,女媧氏時化身號鬱密子。地皇神農時化身,號大成子。人皇軒轅帝時化身,號廣成子。少皡時化,號隨應子顓帝時,號赤精子。帝婴時,號錄圆子。帝堯時,號務成子。帝舜時,號尹壽子。夏禹時化,號真行子。商渴時,號锡則子。老君雖累世化身,而未有誕生之邊。迨商第十八王陽甲時,分神化炁,寄胎於玄妙玉女,八十一年,暨第二十二王武丁庚辰藏上月十五日卯時,誕於楚之苦縣瀨鄉曲仁里,姓李名耳,字伯陽,縊曰聃。周武王時為守藏史,遷柱下史。至第五帝昭王二十三年,過函谷阴,度阴令尹喜。以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會尹喜,同度流沙。至穆王時,復還中夏。至靈王二十一年庚戌,孔子生。至二十七帝散王十七年戊戌,孔子問禮於老君,退有猫龍之欺。敬王四十一年王戌,孔子卒。至第三十五帝烈王二年丁未,過秦,秦献公問以曆数,遂出散阴。至顯王八年庚申束遷。至第三十八帝赧王九年乙卯,復出散阴,飛昇崑崙。秦時降陕河之濱,號河上丈人,亦曰河上公,授道安期生。前漢文帝好老子之旨,遣使詔問之,公曰:道尊德赏,非可遙問。帝即駕從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一也。子雖有道,猎朕民也。不能屈,何乃高乎?朕足使贫賤富赏。須臾,公即撫掌坐躍,冉冉在虚空之中,如雲之升,去地百丈餘,而止於玄虚。良久俛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余富贵贫賤乎?帝乃悟之,知是神人矣。方下輦稽首禮謝。授帝《道德》二經旨。成帝時,降曲陽泉,授于吉《太平真經》。漢章帝時,授于吉《一百八十大戒》。安帝時,降劉圖《罪福新科》。順帝時,降授天師三洞經錄。桓帝時,降天台,授葛孝先《上清》《靈寶》《大洞》諸經。魏明皇時,降嵩山,授天師寇漾之新科符等。大唐高祖時,降羊角山,語吉善行唐公受命符。明皇天寶元年,降丹鳳門,帝親享之興慶宫。又降語田同秀,以函谷所藏《金匱靈符》。又降語王元翼《妙寶真符》。宋政和二年,降華陽洞天,授梁先生《加句天童護命經》。又云:老君無世不出,先座劫而行化,後無極而常存,隱顯莫測,變化無第,無為自然,永劫綿綿。陰翊皇度,玄之又玄。普度天人,不可具述矣。崇真子云:論長生養性之旨,其要在於存三抱一。三者,精炁神也,是名三寶。象川翁曰:精能生炁,炁能生神,榮衛一身,莫大於此,實修真之本也混元三寶之圆譚景昇云:存三抱一者,鍊精化炁,鍊炁化神,鍊神合道,洞妙自然。經云: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炁神。心之神發乎目,則謂之視:腎之精發乎耳,則謂之聽:脾之魂發乎鼻,則謂之嗅:膽之魄發乎口,則謂之言。動一神,萬神皆動:開一竅,九竅齊開。一關要鎖百關牢,轉身一路真容易。初真内觀靜定之圖金丹大道之圆白玉蟾云:無心之心無有形,無中養就嬰兒靈。學仙學到嬰兒處,月在寒潭靜處明」傳經證道品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