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四书格
金匮要略方论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金匮要略方论汉张仲景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O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O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复舟。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O问曰:病患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园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O师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O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总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O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O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O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