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600页

第2页 / 共600页

第3页 / 共600页

第4页 / 共600页

第5页 / 共600页

第6页 / 共600页

第7页 / 共600页

第8页 / 共60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9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古今图书集成白话图解》丛书总序古今图《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共设立汇编、典、部三级类目,其特点在于彻底贯彻“以类聚事”的原则,收录了从上古到明末清初的古代文成献资料,内容涵盖了我国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保存了几乎所有学科的源头和血话脉。《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文解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这套丛书由康熙时期陈梦雷(1650一1741)所编辑,历时二十八年方才完成。康熙数三十七年(1698)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纂⑨《图书汇编》一书,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图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逝世,雍正下令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延锡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雍正称赞:“贯穿古今,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易工制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爻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文本丛书编成后,于雍正四至六年(1726~1728)由清内府用铜活字排印成六十四部,称“铜字版”,至今仅存十余部,在国家图书馆与台湾故官博物馆皆有藏。原书分为:乾象典天地、日月、星辰、风岁功典春、夏、秋、冬书历法典历法、漏刻庶征典旱灾、水灾昆舆典土、泥、石、水、泉、井职方典京畿、清代各府建置沿革等二百二十二部山川典山、湖、海等四百零一部边裔典朝鲜、日本、于阗、天竺、琉球等五百四十二部皇极典君臣、帝纪、用人、听言等三十一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