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心法要诀-四书格
伤寒心法要诀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伤寒心法要诀清吴谦卷一伤寒一证,仲景论中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可谓既详且尽矣。其治杂证也,则有《金匮要略》,分门别类,包举该括,无非示人以规矩准绳,欲其触类傍通,以应变于无穷也。但其辞旨古奥,义蕴幽深。条目繁多,未易领会,人多苦之。兹特撮其要旨,编为歌诀,伸学人便于熟读默记,融会贯通,然后再玩味全书,则易读易解,有会心之乐,而无望洋之叹矣。由此登堂入室,将见二千年来大法微言,昭如日月,不致尘封,庶几于斯道不无小补云尔。卷一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注】六经,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为病尽伤寒,谓六经为病,尽伤寒之变化也。气同,为天之六气,感人为病同也。病异,谓人受六气生病异也。岂期然,谓不能预先期其必然之寒热也。推其形脏原非一,谓推原其人形之浓薄,脏之虚实非一也。因从类化故多端,谓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明诸水火相胜义,谓水胜则火灭,火胜则水干也。化寒变热理何难,谓邪至其经,或从阴化为寒,或从阳变为热,即水火相胜从化之理,何难明也。漫言变化千般状二句,谓伤寒变化千般、总不外乎阴阳表里间也。卷一太阳风邪伤卫脉证中风伤卫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风,病即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桂枝功。【注】中风,病名也。伤卫,谓风伤卫也。脉浮缓,谓中风脉也。头痛项强,恶寒恶风,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谓中风证也。桂枝功,谓桂枝汤功能治中风虚邪也。详太阳上篇。卷一太阳寒邪伤营脉证伤寒伤营脉浮紧,头疼身痛恶寒风,无汗而喘已未热,呕逆麻黄汤发灵。【注】伤寒,病名也。伤营,谓寒伤营也。脉浮紧,谓伤寒脉也。头疼身痛,恶寒恶风,无汗而喘,或己发热,或未发热,呕逆,谓伤寒证也。麻黄汤发,谓伤寒实邪,当与麻黄汤发汗最灵也。详太阳中篇。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