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佛琴論文集五陰法門的修智(六)五陰將產生種種邪見(七)觀察五陰無我令得涅槃四、五陰法門的修習(一)推理的(二)觀察的五、結語參考文献一、前言初期佛教是以人為中心,以有情自身為觀察的基點。如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提到:「凡宗教和哲學,都有其根本的立場;認識了這個立場,即不難把握其思想的重心。佛法以有情為中心、為根本的,如不從有情著眼·而從宇宙或社會說起,從物質或精神說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的真義。」1對於「五陰」的觀察即是佛陀在初期佛法中分析有情的方法之一。在《雜阿含經》裹,有超過四分之三以上的經文,是在討論五陰,可見此五陰法門之重要性。2對於五陰應當如何地親察、思維,才能達到無常、苦、無我的如實知見?這即是本文想要探討的重點。二、五除的定義(一)除「陰」又或翻譯為「蘊」,巴利語為”khandha'”,梵語1見釋印順(1998,43)·211400/13412径=85%。此統計数據出於楊郁文(1997,267)·2古籍库www.fozhu920.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