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8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量於天地之道,安得筹算而知之乎?《比喻》曰:道生萬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為物中之蛮者。别求於道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腎比地,肝為陽位,肺為陰位。心臀相去八寸四分,其天地覆载之間比也。氣比陽而液比陰。子午之時,比夏至、冬至之節;卯西之時,比春分、秋分之節。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時比八節。子時臀中氣生,卯時氣到肝,肝為陽,其氣旺,陽升以入陽位,其春分之比也;午時氣到心,積氣生液,夏至陽升到天而陰生之比也;午時心中液生、西時液到肺,肺為陰,其液盛,陰降以入陰位,其秋分之比也;子時液到臀,積液生氣,冬至陰降到地而陽生之比也。週而復始,運行不已,日月循環,無損無虧,自可延年。《真缺》曰:天地之道一,得之惟人也。受形於父母,形中生形,去道愈遠。自胎完氣足之後,六欲七情。耗散元陽,走失真氣,雖有自然之氣液相生,亦不得如天地之升降。且一呼元氣出,一吸元氣入,接天地之氣,既入不能留之,随呼而復出,本宫之氣反為天地套之,是以氣散難生液,液少難生氣。當其氣旺之時,日用卯卦,而於氣也,多入少出,強留在腹,當時自下而升者不出,自外而入者暂住,二氣相合,積而生五臟之液,選元愈多,積日累功,見驗方止。《道要》曰:欲見陽公長子,須是多入少出,從他兒女相爭,過時求取真的·此乃積氣生液,積液生氣,匹配氣液相生之法也。行持不過一年·奪功以一歲三百日為期,旬日見驗,進得欹食而疾病消除,頭目清利而心腹空快,多力少倦,腹中時開風雷之聲,余驗不可勝紀。解日:陽公長子者,乾索於坤,如氣升而上也。兒是氣,自臀中升;女是液,自心中降;相爭,兒女上下之故。開氣則生液,積液而生氣,匹配雨停,過時自得真水也。聚散水火第二《金誥》曰:所謂大道者,高而無上,引而仰觀,其上無上,莫見其首;所謂大道者,卑而無下,俯而俯察,其下無下,莫見其基。始而無先,莫見其前;终而無盡,莫見其後。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儀,天地之中,而有陰陽·陰陽有始终之数。一上一下,仰觀俯察可以测其機·一始一终,度数筹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矣·《真原》日:即天地上下之位,而知天地之高卑;即陰陽终始之期,而知天道之前後。天地不離於数·数终於一歲;陰陽不失其宜,宜分於八節。冬至一陽生,春分陰中陽半,過此純陽而陰盡;至陽太極而一陰生,秋分陽中陰半,過此純陰而陽盡。冬至陰太極而一陽生,升降如前,上下终始。雖不能全盡大道,而不失大道之體。欲識大道,當取法於天地,而審於陰陽之宜也。古籍库www.fozhu920.com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