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玉经注–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玉经注---四书格
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黄庭内景玉经注–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修真十昔黄庭內景玉經註卷之五十五黄庭內景玉經註并序梁丘子撰夫萬物以人為主,人以一心為宗,無主則法不生,無心則身不立。心法多門,妙用非一,有無二體,隨事應機。故有凡聖淺深,愚智真假,莫匪心辯,識運用之所由也。但天下之道,殊途而同歸,百感而一致,從廳入妙,權實則二階,總通符真,是非同乎一見。有《黄庭經》者,束華之所祕也,誠學仙之要妙,羽化之根本矣。釗襞習未周而觀想粗得,裁靈萬品模擬一形,義有四宗會明七字,指尋象喻內外兩言。絀聽墳醴之餘,任嘘縱咽之暇,舐筆磨墨,輒贻原筮,扶桑大帝君命暘谷神王傳授南嶽魏夫人《黄庭内景經》。黄者,中央之色:庭者,四方之中。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也。内者,心也:景者,色象也。外喻即日、月、星、辰、雲、霞之色,内喻即筋、骨、藏府之象。心居身内,存觀一醴之象色,故曰内景也。一名琴心。又琴者,和也,誦之可以和六府率心神,使得仙矣一名《大帝金書》,扶桑大帝君宫中壶誦此經,以金简刻者之,故曰《金者》。一名《束華玉篇》,束華者,束方諸宫名也。束海,青童君所居,其中玉女仙人皆誦献之,刻玉昔之,以名《玉篇》。當清齋九十日,誦之萬遍,使調和三魂,制鍊七魄,除去三尸,安和六府,五藏生華,還返嬰孩,百病不能傷,災禍不能害。萬遍既畢,自然洞觀鬼神,内視腸胃,得見五藏。其時,當有黄庭真人、束華玉女,教子之神仙焉。常誦献之者,則神室明正,胎真安寧,靈液流通,百阴調暢,血髓充磁,腸胃虚盈,五藏結華,耳目聰明,白髮還黑,朽齒再生。所以卻邪病之紛若者,謂我己得魂精六緯之姓名也。清虚玉真口訣云:夫《黄庭經》者,扶桑大帝君金書鍊真之祕言也,讀誦之者,當在別室燒香,潔淨乃執之也。此經所辟百邪,若入山林及空閣之地,心中震怖者,正心向北,誦經一遍,即神靜意平,如與千人同旅。能讀之萬遍,目見五藏腸胃,及天下鬼神役使在己。若困病,心存讀之,垂死亦瘉。大都通忌食六畜、魚腥、五辛,及履掩污之事。若脫履掩污之者,沐浴盥漱燒香於左右,讀經一遍,百病除也。上清章第上清紫霞虚皇前,三清之境,有太清、上清、玉清。此三清之中,一切大聖之所居也。按《玉臺經》云:虚皇者,大道君之所理也,即大道之域,包羅三清。又玄都十號云:太靈虚皇,天尊也,即元始之本號也。道君欲明七言之所始乎紫霞之官故也,亦名紫瓊官,赤白紫宸官也。太上大道玉宸君,太,上之尊也,按《本行經》云:有元始五老之君號也。玉晨君,即黄者君之號也。問居藥珠作七言,《秘要經》云:仙宫中有寥陽之殿,藥珠之闕,翠雲之房,道君在中而說經。人身備有之故也。散化五形變萬神,謂能變化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先本後迹,故假神托用。神者,髓應也,散有五形,變萬神是為黄庭曰內篇。因中而得名也。琴心三疊舞胎仙,琴,和也。疊,積也。存三丹田使和積如一,則胎仙猫胎总之仙,猎胎在腹,有氣但無息也。九氣映明出霄間三田之中有九'氣,炳焕而無不燭。《大洞經》云:三丹田、三元及三洞房合為九官,宫中有天皇,九魄變為、九氣,化為九神也。神盖童子生紫煙,觀照存思,假目為事。下文云:眉號華蓋覆明珠,神蓝,眉也,明珠,目瞳也。紫煙,精妙氣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