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太玄部-道玄篇-元-王玠

正统道藏太玄部-道玄篇-元-王玠-四书格
正统道藏太玄部-道玄篇-元-王玠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道玄篇經名:道玄篇。元王道渭撰。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道玄篇大道章第一道包天地,故能生天地。天地包萬物,故能育萬物。萬物芸芸,莫不有道。道虚無體,故生物以立道之醴。形者道之室,神者道之機。萬物各有太極,動靜與道而不離。玄極章第二無極曰道,太極曰身。身中有身,故曰天心。天心位安以中正,神機主宰而虚靈。靈應常清,萬化歸真。靈隨物味,萬化自背。豈道遠於人,而人自遠於道也。赋命章第三人之生也,莫不有命。命之赋也,莫不有性。性即神也,命即氣也。主宰一身,神也:榮衛一身,氣也。神不失於守,氯不失於調。神氣混一,道冲而不调。可以長生久視,超出於塵嚣。明理章第四道不自立,故生物以立之。道不虚行,故生人以行之。是故人能明天地之常,知陰陽之房,達造化之方,可以握萬物之綱。造斯理者,其惟聖人乎。妙用章第五天地為陰陽之形具,陰陽為天地之化機。陽奇陰偶,陰質陽资,一昇一降,二者不離。故萬物有配合,各從其類推。是故男動女靜,則天地之情可察矣。人物章第六人得氣全,物得氣偏。靈一其性命,各禀於天。其於人也,性有善有惡:其於物也,性亦有善有惡。何也?此氣質之異也,非性之本然。是萬物自私於道,非道私於萬物焉。寓形章第七天下未有無理之物,天下未有無道之鄉。有物之形,即有物之性:有物之性,即有物之情:有物之情,即有物之道。道之寓物,假形游世以張化也。是以無物不可化,無物不可親。雖龍虎之有變,我忘機而自别。龍虎章第八龍所以吟,虎所以啸。龍得陽之道,虎得陰之兆。陽龍陰虎,各有其妙。故龍吟而雲從,虎啸而風生。風雲變化,雷霆鼓轟。蠢然冥合一总,非大化之有情。是以聖人作,而神化莫测,萬物翕然而觀焉。正位章第九天覆於上,地載於下,萬物生其中。聖人正位,以安天下。居其大者任其大,居其小者任其小。民吾同胞,而皆孩之。故我忘而民忘,我樂而民樂,我無事而民無事。是以凳之為君也,治天下五十年,而不知治,以此。謙德章第十聖人在上位,不自大,不自赏,不自明,不自矜,此所以虚己待人也。是故不自大,以從天下之眾也。不自赏,計以禮天下之贤也。不自明,以盡天下之見也。不自矜,以背天下之功也。此所以漾德於己,而後發用施諸人。而天下之人,無不尊之矣。君臣章第十一君無臣不舉,臣無君不主。君臣同心,天下莫能取。君視民如子,民視君若母。子母相親,天下莫能語。我之於道,生之若母,保之若子:子母相守,長生不死。吾非欲異於人,而欲者莫能去。道德章第十二道者善之長,德者善之基。上善不善,其道自善。上德不德,其道自德。德之所得,何物可得?乃得之於心,明之於理,以盡天下之性。性虚好生,故物物同於道德也矣。寄禪章第十三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古之至言也。是以聖人不以一身赏天下,以天下赏天下。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