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四书格
刘涓子鬼遗方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刘涓子鬼遗方南北朝南齐龚庆宣卷一序论昔刘涓子晋末于丹阳郊外照射,忽见一物,高二丈许,射而中之,如雷电声若风雨。其夜不敢前追,诘旦率门徒子弟数人,寻纵至山下,见一小儿提罐,问何往为。我主被刘涓子所射,取水洗疮,而问小儿曰:主人是谁?人云黄父鬼。仍将小儿相随,还来至门,闻捣药之声。比及遥见三人,一人开书,一人捣药,一人卧尔。乃齐唱叫突,三人并走,遗一卷《痈疽方》并药一白。时从宋武北征,有被疮者,以药涂之即愈。论者云:圣人所作,天必助之,以此天授武王也。于是用方为治,千无一失。姊适余从叔祖涓子寄姊书,具叙此事,并方一卷,方是丹阳白薄纸本写,今手迹尚存,从家世能为治方,我而不传,其孙道庆与余邻居,情疑异常,临终见语,家有神方,儿子幼稚,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寻卷诊候,兼辨药性,欲以相传嘱余。既好方术,受而不辞。自得此方,于今五载,所治皆愈,可谓天下神验。刘氏昔寄龚方,故草写多无次第。今辄定其前后,蔟类相从,为此一部,流布乡曲,有识之士幸以自防。齐永元元年太岁己卯五月五日撰。道庆曰:王祖母刘氏有此鬼方一部,道庆祖考相承,谨按处治,万无一失。舅祖涓子兄弟自写写称云无纸而用丹阳录,永和十九年,资财不薄,岂复无纸,是以此别之耳(案:永和只十二年,且去宋武甚远,疑元嘉之讹)。黄父曰:夫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答曰: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久则血涩不行。血涩不行则卫气从之不通,壅遏不得行,火不止,热胜,热胜则肉腐为脓。然不能陷肤于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曰黄。曰:何为疽?岐伯曰:热气浮盛,当其筋骨良肉无余,故曰疽。疽上皮肉,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薄以泽背其候也。黄父曰:及如所说,未知痈疽之性名,发起处所,诊候形状,治与不治,死活之期。愿一一闻之。岐伯曰:痈疽图曰:赤疽发额,不写十余日死。其五日可也。其脓赤多血死,未有脓可治。人年二十五、三十一、六十九、十五者,在额不可见血,见血者死。禽疽发如轸者数十数,其四日肿合,牵核痛,其状若孪,十日可。其肉发身核寒,齿如噤,欲,如是者十五日死。抒疽发顶若两耳下,不写十六日死。六日可。其色黑见脓而痈者,死不可治。人年十九、二十三、三十五、三十九、五十一、五十五、六十一、八十七、九十九。百神在耳下,不可见血,见血者死。丁疽发两肩,比起有所逐恶结,血流内外,荣卫不通,发为丁疽。三日,身肿痛甚、口噤如状,十日可。不治,二十日死。蜂疽发髀背,起心,若连肩骨,二十日不治死。八日可。其色赤黑,脓见青者死,不可治。人年一十八、二十四、三十五、六十七、七十二、九十八者,百神在肩,不可见血,见血者死。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