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19页

第2页 / 共219页

第3页 / 共219页

第4页 / 共219页

第5页 / 共219页

第6页 / 共219页

第7页 / 共219页

第8页 / 共21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1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談氏大玄空六法本義全集象山圖書玄空本義敘玄學由來久矣,聚以爲玄空爲玄學,而不知其乃科學化之學術也。其論山水形勢,則地理學也。土質土色,則地質學也。佈局聚勢,力貴向心,則物理學之力學也。俯察仰視,成象成形,則天文學也。風水方位,陰陽冲和,則氣象學也。八卦九宫,三元雨片,則又不外乎數學也。地理地質物理天文氣象與數學,人皆知其爲自然科學矣,玄空地學聞明此諸學之體,而且智遠其用,不惟區此諸學之全,而且獨造其精,推而國之建邦經野,則有以知其興亡強弱·人之鐘靈毓秀,則有以知其質愚貴賤。是又乘有社會科學之用,謂非科學化·其可乎哉·科學不離時間與空間·地學不外形勢與理氣,形勢之龍穴砂水,論地之空間性也。其要在于合情,理氣之生旺衰死,論地之時間性也。其要在于合時,知形勢而不知理氣,則徒知龍穴砂水,而不知其何時生旺·何時衰死,或不免衣裘於春夏,衣葛於秋冬矣,知理氣而不知形勢,則徒知生旺衰死,而不知何地生旺,何地衰死,將不免拜夏宜葛而冬宜裘,而不知何爲裘,而何爲葛矣。惟形勢與理氣皆知,即空間與時間并重,地學之爲科學化,蓋亦更無可痴,科學必由假殷與試驗而發明,地學亦經千百年前賢之假殷與試驗而來,并非出于玄想神話與迷信,惟非歷史之最久者,不足以假殷武驗而成立,亦非文化之最高者,不知有此假殷與試驗,此則我輩能之所以獨擅其奥·而非其他民族之所能知也。秦漢以後·此學爲帝王所私,而黄帝井田,已肇九宫,文王遷囫,文武都盟鎬,周公管洛秦,開秦准以金陵王氣,則學本於陰陽宜忌·漢唐以接·此學漸傳于世,而青囊黄石,管郭邱楊,會赖與廖,哲人代出,絕學不止·以其關係芒大,故學心傅芒密,可見之形勢,雖有藷子百家之書,而精微尚待於探討,不可見之理氣,又有三元三合之論,而真僞每難放判别,近代雲間蒋氏,著述辨正,世所推爲理氣正宗也。實則畫龍而未點晴,後之學者陷入于五里霧中耳。武進談師養吾,專心致志于理氣之學者數十年,初宗無锡章氏,著書立說·風行於世,後遇西江李氏,始得玄空真傅,而知昨非今是·近著玄空本義,成一家之言·解天下之惑,救世之婆心,地學之正也。雕亦限於禁戒,不免神龍見首不見尾·然而提要勾玄·隱顯互見·衡諸蔣氏之書·遠爲深切著明,普讀者可以玩索有得,好學深思者,可以心知其奥矣,今者亂極必治·剝極必復,果能經邦之要,習符地學之理,則乘勢得時,地靈人傑,河山生色,人文蔚起·國運肇興,發揚光大,其作用之至重且大,寧可以道理卧,是書之紙肯洛陽,亦不卜可知矣。子以地學之爲科學化之學術也·因其微敘所及,不十錄灌無文,謹抒所見,以告國人·中華民國三十七年歲次戊子年七月壬戌朔越二十四日乙酉陸軍中將古臨沮田四園謹敘上海市寓所序天地間萬事萬物,不外乎陰陽·用之於物質,則成科學,用之於理智,則爲哲學,我國羲文周孔,最先發明,原本科學哲學并重之,易日一陰一陽謂之道,自古制器律曆,滴漏南車·無一不從陰陽中來·近代世界交通各國發明科料學·專重物質·以爲能制勝一切,可知無一非從陰陽哲理,而形之於物質也,至於我國·則不特科料學之落後·即陰陽哲理·亦將頻臨於湮沒之中,先覺而反爲後覺。因循還延於不知不覺之中,殊爲可惋,武進談養吾先生,幼智經詩,兼善哲理·自得肇省李師薪傅以還·孜研探尉,窮究於青囊天玉各經之中,將歷年心得,積四十年之經驗,福著全集,發一2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