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中庸章句序中庸章句论语集注论语序说读论语孟子法卷一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卷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卷三公治长第五雍也第六卷四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卷五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卷六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卷七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卷八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卷九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卷十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孟子集注孟子序说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卷二梁惠王章句下卷三公孙丑章句上卷四公孙丑章句下卷五滕文公章句上卷六滕文公章句下卷七离娄章句上卷八离娄章句下卷九万章章句上卷十万章章句下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卷十二告子章句下卷十三尽心章句上卷十四尽心章句下附录四书章句附考序二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大学章句序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宫所由设也。三代之隆,其法寝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