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通玄真经缵义-元-杜道坚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通玄真经缵义-元-杜道坚-四书格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通玄真经缵义-元-杜道坚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通玄真經鑽義經名:通玄真經鑽義。元人杜道堅撰,約出於至大三年。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参校本:《二十二子》影印光绪三年重刻明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眾珍本)。目錄文子序卷一道原篇卷二精誠篇卷三九守篇卷四符言篇卷五道德篇卷六上德篇卷七微明篇卷八自然篇卷九下德篇卷十上仁篇卷十一上義篇卷十二上禮篇通玄真經纘義釋音文子文子,姓辛,名鈃,一名計然,葵丘濮上人也。師事老子。楚平王問曰:開子得道於老聃,可得開乎?對曰:道德匡邪以為正,振亂以為治。醇德復生,天下安寧,要在一人。故積德成王,積怒成亡。凳舜以是昌,桀紂以是殃。王曰:敬開命矣。後‘南游吴越,范蠡師之。越欲伐吴,蠡諫曰:臣開之師曰:兵,凶器。戰,逆德。争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不可。勾踐不聽。敗於夫椒。後位以上大夫,弗就。隱吴興餘英禺山。相傳以為登雲而升。按《寰宇記》《吴興志》俱載:餘英束南三十里,有計等山,越大夫計然营登此山,籌度地形。因名焉。今山陽白石頂通玄觀,乃故隱處也。其紫雲關异元觀,即古常清觀,宋乾道間改賜今額。山之半有曰登雲石者在。著《文子》十二篇,唐封通玄真人,昔為《通玄真經》。通玄真經纘義序《文子》者,《道德經》之傳也。老子本《易》而著書,文子法老而立言。所以發明皇帝王伯之道。欲為君者,必羲軒之君:為民者,皆大庭、葛天之民。其垂意於世亦深矣。後人莫究,或相詆訾。今南谷杜高士探易老之赜,合儒老之說,每以著書立言為心。其行于世者,有《道德原旨》若干卷。初居吴興計籌山,授奇訪古,得文子故居之地,創白石通玄觀,復得《文子全昔》。遂為析篇章,分句讀,纘義附說,使學者目擊道存。予营謂乾坤開關之後,天道自北而南,聖朝肇基,朔方元運。一轉六合合為家,洪荒之世復見。今日南谷應運著書以昭皇道,將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